Sofmat Ltd攜手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的工程師,依靠政府基金機構Innovate U.K.的資助,聯合開發了一個可生成3D條形碼的模型。
集成于注塑系統,該設備可為任何物體產生超過170萬條形碼陣列,包括從手機至藥丸等。這些凹槽由一排可通過磁微執行器設置不同高度的針腳穿孔而成。每個0.4um的步驟對應一個英文字母或一個阿拉伯數字。
“這些凹口設置必須具備非常高的精度,在生產過程中受到足夠的壓力才能保持位置固定,” 布拉德福德大學的高級講師Dr. Ben Whiteside表示,“盡管我們的系統開發最初是用于塑料產品或注塑成型的復合材料,現在我們的系統也可以可將編碼蓋印或浮雕在產品上。”
這種3D條形碼標識幾乎肉眼完全無法觀察到,觸摸也無法覺察。
該系統已經在實驗室里得到驗證,通過白光干涉儀和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展現編碼產品表面,并確保編碼可精確再現。
“3D條形碼相對目前防偽系統能處理更復雜的防偽問題”,Sofmat 總監 Dr. Phil Harrison表示,“你可以在每個產品上操作多種配置、不同的編碼和添加額外的細節,例如在針腳上添加圖案,確保假冒偽劣產品極難復制原始編碼。”
他們也正在開發可讀取3D條形碼的激光掃描儀,并可通過無線傳輸讀取數據到移動設備上。
這項專利技術已經激起了假冒偽劣問題非常嚴重的電子、汽車和制藥行業的濃厚興趣。很多制藥企業正在研發通過利用注塑模具加工生產的藥片,其防偽系統可添加3D條形編碼進行防偽。